母親相對幸福的童年時光。母親出生于農歷1941年8月26日,出生的家庭屬于地主成份,母親的爺爺是當時國民黨靈寶縣縣長,應該還兼任保安團長,因為母親記憶中的爺爺是穿著軍裝,帶著衛兵。由于出生在這樣的家庭,母親的童年沒有挨餓,吃的東西不像現在人們想象的那么好,但能吃飽。家庭帶給母親最大的好處是,母親從小就有機會上學,在那個年代上學是很奢侈的。后來,全國解放了,母親繼續上學直至初中畢業,母親是一個有文化的母親。
母親心酸的青年時代。母親的爺爺在靈寶縣解放時被人民政府鎮壓,我外爺(母親的爸爸)當時在上海同濟大學上學,因家庭成份原因遠走臺灣,母親的二叔為了向新中國表明決心,自愿到祖國邊疆(黑龍江)奉獻青春,靈寶老家就剩下了我外奶(母親的媽媽)、母親和二姨,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。母親學習非常好,學習成績在班級一直名列前茅,考上高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,但在那個以成份定終身的年代,母親的考卷連被評分的資格都沒有。因為母親成績優秀,母親被安排擔任村學校的老師,母親在老師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,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。文化大革命開始后,造反派多次責問母親一個問題:“你父親被攆到臺灣,你不恨共產黨嗎”。雖然母親回答不恨共產黨,但母親還是被解聘老師的職務。這件事對母親影響很大,直至今日,母親還念叨,如果當初繼續當老師,就會和原來的同事一樣領老師的退休工資。
母親的幸福婚姻。母親和父親經人介紹相識,父親當時在廣東省汕頭市海關工作,他們的結合經歷了一定的阻力。當時,結婚需要單位出證明,父親工作特殊,又需要經過政審環節。母親曾給我講過,因自己的出身問題,海關一直不肯出結婚證明,是在父親的堅持下,最后才領取了結婚證。結婚后,父母親兩地分居,但從家里留的照片(父親保存)看,父母的感情很好,經常通信并寄照片。為了照顧母親和家里的生活,父親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,先是和別人對調,調到原洛陽一拖子弟學校,后又調到三門峽市原河南二印子弟學校,直至退休。在我的記憶中,五十多年來,父母雖然有過爭執,但談不上吵架,更沒有發生過打架。為此,我們兄弟三人收益匪淺。
現在,父親走了,我們會更加珍惜母親。只有母親活著,我們就是一個孩子,我們就會充滿活力,我們就有一個原來的家,最后,祝母親心情愉快!身體健康!
趙建烈
二0二0年八月三十日
三門峽律師|三門峽律師網:河南藍劍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
地址:河南省三門峽市商務中心區明珠大廈12樓 郵政編碼:472000 電話:0398-3690909